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

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:我院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斐然

作者: 佚名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/7/3 12:00:00    来源:佚名    访问量:(0

近年来,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,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。自2012年,我院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便开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,经过多年的努力,目前已经拥有较为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,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流程和评价体系,显著提升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能力,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树立了典范。

 多年来,该教学团队针对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普遍存在的过分依赖讲授、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、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,从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模式到评价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构,全面提升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image.png

  在教学目标方面,依据新工科人才需求,结合课程特点,设定以学生为中心,注重知识学习、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,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,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能力,并通过“思政元素”的融入,培养学生政治认同、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,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拥有向上的人生态度;在教学内容方面,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,开发跨学科教学资源,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,同时积极将学科竞赛内容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,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项目研究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,积极将转化为教学资源,提倡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,教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恪守职业道德,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;教学模式方面,以学生为中心、教师为主导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进行线上、线下学习。该模式既保留了面对面教学的深度互动,又发挥了在线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优势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;在考核评价方面,构建了一套线上线下结合、覆盖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体系,该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,更侧重评价其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,有利于师生及时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方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。

image.png

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该模式教学效果良好,目前已在省内部分高校推广使用。基于该模式的《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获得好评,被评选为省级线上一流课程,选课人数众多,显示了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。

  未来,我院将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,持续利用实际案例和研究成果丰富教育教学资源,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,促进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。


最新评论